為了完成前面所提到的目標,交通局已經規劃多項後續建設:
一、雙溪生活水岸腳踏車道系統上,另闢了一條「河雙單車道」,可跨越便橋,銜接洲美
街堤防與外側河濱地,直到洲美快速道路橋墩下為止。那一段車道於2005年已經和關
渡腳踏車道連接完成了。
二、市政府計畫將腳踏車道系統延伸到內湖科技園區,串聯河濱休閒與大直的購物商圈功
能,也可以提供通勤需求,解決內湖科技園區長久面臨的交通困境。
腳踏車道系統動線環繞大內科園區,連接劍南、西湖、港墘等3個捷運站,既可結合美麗華購物商圈,也結合
既有河濱公園腳踏車道系統,串聯的公共綠地,還包括內科園區內的104、105、106、
427、21號等公園綠地。第一期將先施作內科園區及大灣北段,最快明年初就可動工。
第一期腳踏車道動線包括敬業三路、樂群二路、基湖路、瑞光路、港墘路,利用人行道與腳踏車道共道方式,或者以退縮人行空間規畫車道,整個動線利用美堤河濱公園疏散門、敬業越堤坡道、彩虹越堤坡道,將與河濱系統串聯。
第二期將接續瑞光路以南、新民路、舊宗路等路段,第三期再延伸至五期重畫區。臺北市政府建設局表示,內科園區初步的腳踏車道動線規畫,主要串聯大灣北段及河濱公園,對上班族而言將是好消息,這樣不僅在上班時段可以利用串聯的動線作為通勤之用,下班時段還可以作為休閒運動路線,腳踏車道的功用變得更多元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