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口

      「我想去河濱腳踏車道玩,可是出入口在哪裡呢?」
        相信這是許多人想知道的問題。我們參觀了所有的河濱腳踏車道以後,將所有的出入口做了分類整理,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我們大為了說明方便,大致將進出腳踏車道的地方區分為「疏散門」、「越堤坡道」和「出入口」。

一、疏散門:

        在基隆河、淡水河、新店溪、景美溪這些河堤比較高的路段,都有「水門」可以讓車輛和人們進出河濱腳踏車道。經過我們仔細的調查,發現這些水門雖然都可以供車輛出入,可是平時並不見得會開放喔。我們按照疏散門開放的程度區分為:
全閉疏散門:因為施工等緣故,只在緊急時才開放,平時不開放。
1/4開疏散門:只開放一小部分,供行人、腳踏車通過,例如美堤疏散門。
半開疏散門:開放一半,小型車、行人可以通過,例如迎風疏散門。
全開疏散門:全開,各種車輛都可通過,例如淡水河右岸的疏散門。
請大家弄清楚這些區別,才不會「不得其門而入」喔!


平時不開放的疏散門

只有1/4開放的美堤疏散門

半開疏散門

全開疏散門

左圖是最特別、最袖珍的「全開疏散門」。

這是基隆河左岸的「饒河街疏散門」,只有大約一個人的高度、一公尺寬,雖然「全開疏散門」,但是只有腳踏車、機車和行人可以通行!

在這裡提醒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地圖上標示著全開疏散門,就開車來這裡喔!

二、越堤坡道:

        在許多地方,車輛並不是從「水門」穿越堤防的,而是藉著上下坡道從水門的頂端越過,這種車道稱為「越堤坡道」。

        和疏散門比起來,越堤車道就比較開放了,它沒有半開、1/4開放這一類的管制,一般車輛都能進出,也沒有高度的限制。可是我們發現,有些越堤坡道只限工程車出入,一般車輛禁止通行,這一點大家要注意喔,以免違規被罰。

三、出入口:

       想要進入河濱腳踏車道,除了前面的疏散門、越堤坡道以外,還有一些比較小型的出入口。這些通常設在不提供給汽車通行的堤防,或者其他不重要的路段,還有上下橋樑的地方。


越堤坡道

大直橋出入口
一般出入口
其他出入口

   為了讓大家很容易的去腳踏車道,我們根據探勘的紀錄,把整個台北市河濱腳踏車道的主要出入口整理如下:

臺北市河濱腳踏車出入口一覽表

 

車道名稱

疏散門/出入口

說明

備註

基隆河右岸

內溝疏散門

各種車輛、行人皆可進出

 全開疏散門

東湖疏散門

各種車輛、行人皆可進出

 全開疏散門

南湖疏散門

各種車輛、行人皆可進出

 全開疏散門

成功疏散門

限腳踏車、行人出入

 1/4開疏散門

彩虹越堤坡道

限腳踏車、行人出入

1/4開疏散門 

敬業越堤坡道

各種車輛、行人皆可出入

開放式坡道 

美堤疏散門

限腳踏車、行人出入

1/4開疏散門 

三腳渡越堤坡道

各種車輛、行人皆可出入

開放式坡道

百齡右岸越堤坡道

各種車輛、行人皆可出入

開放式坡道 

基隆河左岸

成功疏散門

限腳踏車、行人出入

 1/4開疏散門

南港疏散門

限腳踏車、行人出入

1/4開疏散門 

饒河疏散門

限腳踏車、行人出入

全開小疏散門 

觀山疏散門

限小型車輛、行人出入

半開疏散門 

塔悠疏散門

限腳踏車、行人出入

1/4開疏散門

迎風疏散門

限腳踏車、行人出入

1/4開疏散門

大直橋入口

限腳踏車、行人出入

 1/4開疏散門

濱江疏散門

限腳踏車、行人出入

1/4開疏散門 

大佳疏散門

各種車輛、行人皆可進出

全開疏散門

林安泰疏散門

各種車輛、行人皆可進出

 全開疏散門

百齡左岸越堤坡道

各種車輛、行人皆可進出

開放式坡道

社子島南端出入口

限腳踏車、行人出入

 1/4開疏散門

淡水河右岸

 

敦煌疏散門

各種車輛、行人皆可出入

全開疏散門

國順疏散門

大稻埕疏散門

玉泉疏散門

延平疏散門

貴陽疏散門

桂林疏散門

華江疏散門

 新店溪右岸

華中一疏散門 

各種車輛、行人皆可出入

全開疏散門

馬場疏散門

各種車輛、行人皆可出入

全開疏散門

育英疏散門

限腳踏車、行人出入

1/4開疏散門

 景美溪右岸

景美舊橋入口 

限腳踏車、行人出入

 

溪洲疏散門

限小型車輛、行人出入

半開疏散門 

道南橋入口

限腳踏車、行人出入

 

恆光橋入口 

動物園入口

 雙溪

士林橋入口 

限腳踏車、行人出入

 

 雨農橋入口

 復興橋入口

關渡 

中港河入口 

限腳踏車、行人出入

 

 貴子坑入口

各種車輛、行人皆可出入

 

 社子島

社子島南端入口 

限腳踏車、行人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