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古蹟篇之霞海城隍廟 | |
霞海城隍廟本來在清朝道光年間由泉州同安人陳金絨奉迎來台,安祀在艋舺,在西元1853年,艋舺移民發生激烈群架,同安縣人失敗,就在火焰中搶出霞海城隍爺金身,退到大稻埕,在1895年於迪化街一段六十一號現址建立霞海城隍廟,並以此廟為大稻埕的信仰中心,從此香火鼎盛。霞海城隍廟屬於國家三級古蹟,面積雖小(才46坪),卻擠滿了數百尊神像,密度之高居全台之冠。 |
![]() |
主要供俸城隍爺,大稻埕商家多認為,他們生意興隆是拜城隍爺之賜。聽說因為主神位處「雞母穴」,如同母雞保護小雞,保護大稻埕的士農工商生意興隆,因此至今仍未改建。 以前台灣的迎神遶境,濁水溪以南迎媽祖,而濁水溪以北則是迎城隍。爸爸是在地人,聽他說小時候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城隍爺聖誕慶典的遶境活動都造成萬人空巷,平時省吃儉用的百姓們,此時家家戶戶大拜拜,大魚大肉擺滿桌子。更令小孩子們興奮的是難得有和汽水可以喝個夠。爸爸回憶兒時的盛況時,開玩笑說說這都拜霞海城隍爺神威所賜。還有,廟內專門「牽紅線」的月下老人更是人氣超旺,吸引眾多年輕夫妻朝拜,聽說爸爸媽媽也來拜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