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0 - Demo
P. 440


                                    對你來說,失敗是怎樣的一回事?是失落的折磨,是自責的酷刑,還是滿載後悔的陰影?在人生中,我們經常會碰到許許多多的挑戰。挑戰的結果,除了成功的喜悅,難免也會摻雜著失敗的痛苦。但是,我們不能讓失敗成為往成功邁進的絆腳石。失敗固然使人生畏,但我們要學習的,不是如何逃避失敗,而是如何在失敗中成長。米其林名廚江振誠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江振誠從小受在餐廳工作的母親影響,對烹飪有著濃厚的興趣。二十歲那年,高職餐飲管理畢業的江振誠為了精進自己的廚藝,前往餐飲教育品質更優良的法國進修。就在他開始投入法國新生活後,挫折就接二連三的朝他撲來⋯⋯在台灣土生土長的江振誠選擇到一家法國餐廳工作,不懂半句法文的他立刻遇上了語言不通的困難。餐廳內的廚師全都是法國人,無論他們如何想盡辦法的溝通,江振誠都無法理解別人想對他表達的字字句句,就連主廚在臭罵他時也一樣。江振誠每日工作時間長達十八小時,晚上,疲憊的他僅有的床鋪便是倉庫地板。即便如此,生性樂觀的江振誠並不因此感到灰心。「熱情非常重要,當你對一件事有熱情,你就能超越所有的苦。」江振誠這麼說。對料理的熱忱成為了他前進的最大動力,江振誠從每一次料理的過程中,掌握美味的訣竅;從每一次的失誤中,汲取失敗的經驗。最後,江振誠終於靠著努力與堅毅不拔的意志,從種種困境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揚名國際的米其林二星名廚。於二零一八年三月十四日逝世的霍金,被譽為當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霍金在倫敦與聖奧爾本斯度過童年,從小,他就在科學方面有著卓越的表現。二十一歲時,霍金偶然發現自己的手腳突然無法自由活動,經診斷後,被判定為罹患漸凍症(ALS)。此病為絕症,患者會因運動神經元逐漸癱瘓而隨時間失去肢體功能,直到無法呼吸而死。醫師估算霍金大概只能再活二、三年,這對霍金來說,猶如晴天霹靂。起初,受病情惡耗打擊的霍金灰心不已,打算放棄所有研究。但是不久後,醫生發現霍金病情惡化的速度減緩了。生存的希望再次為霍金帶來陽光,他重拾沈寂已久的心情,再度開始了自己的研究。晚年,霍金雖然還是深受漸凍症所苦,但是對研究的堅持,卻使他在科學界有著非凡的成就。研究過程中,霍金曾因併發症肺炎而失去說話能力,但他為了研究,仍努力靠著手指打字的方式與他人溝通,並完成幾次學術發表。霍金一生被研究與病魔撕扯著,但面對自己的病症,他並不將其歸類為不幸,而是把面臨的挫折和看註定失敗的命運當作挑戰,不斷從困境中尋求突破,才能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人們對失敗的定義因人而異。失敗很抽象,它的存在,取決於人們對它的詮釋。「失敗是什麼?沒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的一步。」如同跌倒能使我們學會如何更精確的邁步一樣,失敗除了是一種挫折外,也能是讓我們變得更好的契機。與其避免失敗發生,不如學著去坦然面對它,並從經歷失敗的過程中有所收穫、成長。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拉近自己與成功之間的距離,並使自己的身心與生命更加堅強、雄壯!在失敗中成長楊詠芯我曾經失敗過,也曾經成功過。遇到失敗,你會奮戰再起?還是宣告放棄?只有在每一次的失敗中,接受困境的磨鍊,以失敗考驗自己,才能勇往直前。江振誠在20歲那年,為了精進廚藝,前往法國學習。他語言不通,每天需工作長達18小時,只能睡在倉庫的地板。雖然環境艱苦,但他咬緊牙關,從一次次的失誤中,找到正確的方式。他總是最早到餐廳,最晚離開,他相信每一個失敗,沒有什麼是克服不了的。最後終於成為世界前50大名廚。西元2021年東京奧運中,王齊麟和李洋是臺灣羽球男子雙打代表。他們想為臺灣奪得佳績,但小組淘汰賽首場就敗給了印度隊。比賽一開打,兩人連續失分,面對這看似毫無勝算的球局,他們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