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參加的競賽類別是:地方音樂藝術

我們的「地方社區」是:

  臺灣早期的農業社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民生活困苦,日常的娛樂除了集中於廟宇前廣場或大樹下,談天講古、下棋之外,逢年過節或神誕延請戲班子演出傳統戲曲,如:歌仔戲、唸歌、布袋戲、皮影戲等,而當時的廟口、戲院是人們最主要的休閒場所。

   現在台灣是個多元文化的現代社會,休閑娛樂的項目亦十分多樣,在電視、電影、現代流行音樂的衝擊下,傳統戲曲的觀眾逐漸流失,傳統戲曲的表演工作也日漸式微。

  雖然傳統戲曲的表演工作環境艱難,但許多傳統藝術工作者仍願意投入傳承、保留傳統藝術的表演工作,讓台灣的傳統文化得以延續,讓我們的孩子依然可以聽見台灣農村的旋律。

我們的專題研究計劃概要:

  「臺灣唸歌」是一種說唱音樂,有許多不同的名稱,例如「臺灣說唱」、「臺灣歌仔」。所謂「唸」相當於說唱的「說」;而所謂「歌」就是「唱」的部分。「唸歌」就是「半說半唱」,也就是一邊說故事一邊唱歌謠的表演方式。

  臺灣的說唱音樂是明末清初,由大陸移民臺灣的漳州、泉州人傳入,當時稱為「歌仔」。傳來台灣之後,順應台灣的風土民情及結合台灣民間歌謠,逐漸形成具有濃厚台灣地方色彩的「台灣歌仔」,又稱為「唸歌」。

  臺灣歌仔在台灣社會流傳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早期先民開荒墾地、篳路藍縷,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藉著臺灣歌仔表達出來,是當時重要的精神食糧。

  現在臺灣的說唱藝術已經逐漸沒落,臺灣歌仔更是面臨即將「失聲」的窘境,藉由唸歌的欣賞與研究,除了可以讓我們窺視早期先民的生活百態,更希望能推廣臺灣本土的重要文化,找回人們逐漸遺忘的臺灣歌仔。

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學校: 10MB 光纖

家裡: ADSL 寬頻上網。

我們所遭遇和克服的難題:

語言溝通上的障礙

  訪問老人家時,需要以閩南語溝通,大部分的孩子可以聽懂閩南語,但是只能以國語發問,而客家語為母語的孩子更是「鴨子聽雷」,時 常需要 老師或義工家長的翻譯。另外,唸歌的歌詞都是閩南語,在欣賞歌謠時,如果表演者有咬字不清或演唱時使用轉音的技巧,容易誤解歌詞的原意,或是聽不清楚的情形發生。

無法親身體會前人的生活方式

  臺灣唸歌已逐漸式微,目前僅能在社區大學及閩南語研討會等特殊場合看到正式的演出,以往那種在街頭、廟口、夜市中彈琴唸歌的情形已不復見。無法讓孩子親自體會唸歌對先民生活的重要,實在可惜。藉由對耆老的訪談,讓孩子對於前人的生活能更明瞭,才能體會因著生活環境而衍生出來不同的人生際遇。

心得箴言:

  藉由這次的研究,我們學會了唸歌的歷史和傳統音樂的知識,對自己的文化也有更深入的認識。在研究的過程中,更讓我們看到了台灣人可愛的人情味。 洪瑞珍 老師對於我們這一群不速之客的打擾,一點都不覺得麻煩,不但主動提供我們許多寶貴的資料,甚至還邀請我們參加洪瑞珍唸歌團的春季旅遊,真是讓我們受寵若驚!

臺北市內湖區明湖國民小學 現代ㄟ歌仔仙 製作 E-mail:fly@mail.mhupstp.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