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觀星族
饒仁炫
陳慶鴻
林瑞森
     
 
受訪對象:陳慶鴻叔叔

 

陳慶鴻叔叔現年41歲、光武工專畢、目前從事軟體開發工作。他是一位熱心於校園天文推廣的業餘天文迷。

 

 

採訪時間地點97年1月17日,明湖國小

參與採訪人員:奕齊、昭如、怡妡、雨濤、宣億、
                        昱勳 、周延

採訪內容:

 

Q:請問您是怎麼開始從事天文觀測的?
A:因為有幾個最難忘的經驗:
2001 年,在石梯坪露營時看到一生中第一次的銀河。我一直以為那是一片雲,同行的朋友拿了雙筒給我看,我才看到密密麻麻的星點。回家後,就跑去光學公司買天文望遠鏡了,因為我想要看到更多的東西。
2003年時的火星大接近,那時我才換了現在用的 C8 ,才能夠看到火星的南極冠,看到火星真的讓我高興了好久。
2003-2005,每年環島露營都會帶望遠鏡去,不過都摃龜,因此望遠鏡也有好一陣子沒有用。因為自己一個人不太敢上山,老婆也會反對我一個人上山。
  2006 年一通太極光學的電話改變了一切,他詢問我要不要去參加梅西爾馬拉松,我想好久,沒在用的望遠鏡可以拿出來用了,就報名參加了,也因此認識了親子觀星會的技安及昭安。
其實我對天文有興趣,是因為小學時看了一本介紹星座神話故事的書,而那本書我一直都留著;剛才去找出來看,竟然跟菜菜貓大哥看一樣的書:黃式胥老師寫的「天上的星星」。我那本是67年第四版的,文字都有加上注音,因為是給小學生看的。因緣聚會,真的是太神奇了,小學埋下的種子,過了三十年才發芽.。


Q:您為什麼喜歡天文?觀測星空的目的是什麼?
A:為什麼喜歡天文,前面已說過了;至於目的哦,也不能說是什麼目的,因為我又不是學這個的,只是單純喜歡看到星星的那種感覺。

Q:請談談您看星星時,曾經遇到最有趣與最難忘的事情。
A:最難忘的應該就是在石梯坪看到的銀河吧,因為是在海邊,沒有什麼光害,那種震撼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Q:喜歡天文後,對於您的生活、家庭有何影響?
A:花錢變多了,老婆已下最後通牒,不可以再買望遠鏡了。

Q:請問您接觸天文以來,最有成就感的一次是什麼?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A:我想是去年參加梅西爾馬拉松吧,一個晚上自己找30幾個M天體。今年的梅西爾馬拉松又要開始了,所以要開始集訓,技安要開講,如果有同學想學也可以一起來哦!

Q:您大多是去哪些地方觀星?
A:陽明山小油坑、基隆大武崙砲台、大安森林公園,合歡山則是一年去一、兩次。

Q:在這個領域,您對自己有沒有什麼期許?
A:就像觀星會的宗旨一樣,可以散播天文種子,分享觀星樂趣;倡導光害防制,保護美麗星空。在參加了幾次觀星會活動中,可以深刻的體驗到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小朋友看到星星的喜悅,才是我觀星最大的樂趣及成就感。

Q:台灣有哪些比較有名的業餘天文團體?
A:除了各地的天文學會及各校天文社團,好像沒有什麼業餘天文團體,其他就是集中於「星星工廠」的眾天文同好。而業餘天文團體目前好像只有親子觀星會及社大社團。

Q:您覺得台灣的天文教育發展現況如何?
A:其實天文在台灣是小眾中的小眾,所以大部分都是天文同好;之前除了各地的天文學會及學校社團外,好像沒有什麼業餘的天文團體。而天文同好都偏重於攝影,所以讓很多民眾覺得天文是很花錢的興趣,也讓很多人卻步。我發現台灣的天文比較重攝影,那是因為台灣的天文同好大部分是單打獨鬥;而上山看星星很爽,要分享給朋友不太可能,所以只好拍回來給大家看才能分享。

Q:可否簡單介紹其他國家的業餘天文概況?
A:目前比較常逛的國外網站,大部分是美、日、香港、大陸。美、日可以說是最發達的,也造就了他們的天文望遠鏡工業。目前比較好的望遠鏡都是美、日的產品。香港算是發展天文滿早的,我想跟英國殖民有關,因為他們的教育方式比較開放,所以比較注重自然科學。至於大陸,可以說是後起之秀,由於人工便宜,所以大陸的望遠鏡相關產品相對的比較便宜。目前台灣光學公司也賣很多大陸產品,因為價格低,所以比較好推;而台灣的光學工廠夾在美、日及大陸產品中間,很難生存。

Q:對於天文觀測的初學者,您建議使用怎樣的器材?
A:初學者,我覺得可以先以觀測為入門,一支雙筒,一支便宜DOB, 就有看不完的東西了,而這樣的花費不會超過1萬元。如果要高檔一點的(赤道儀+20公分以上折反射望遠鏡),也不會超過10萬;但如果要天文攝影,那沒有50萬是拍不出好東西,也因此我們比較偏重於推廣觀測。

Q:對於喜歡天文的中小學生,您有何建議或鼓勵?
A:這個哦,我也不知道要說什麼,因為我大部分都跟著感覺走。天文可以發展的方向很多,可以玩的也很多,所以,找出自己的興趣,往那個方向發展就對了。

Q:對您而言,望遠鏡是什麼?
A:可以帶給我快樂的東西,自己看到星星的喜悅及給民眾看到星星的喜悅。


感謝陳慶鴻叔叔撥空接受我們的採訪。


 
     
業餘觀星族
饒仁炫
陳慶鴻
林瑞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