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承國寶級大師楊秀卿
文化大學音樂系聲樂組畢業,西洋的歌劇、藝術歌曲唱得瓜瓜叫,卻不會唱土生土長的歌仔調,因此 1983 年起,開始 和楊秀卿 女士學習唸歌、月琴彈唱的技巧迄今,受益匪淺。
成立洪瑞珍唸歌團
於 2002 年底成立「洪瑞珍唸歌團」,出版楊秀卿有聲書、月琴唸歌、臺灣唸歌,更不斷的創作旋律配合語言聲韻的台語歌謠,對於傳統臺唸歌的保存與發揚,貢獻很大。
傳承唸歌藝術 除了擔任洪瑞珍唸歌團團長外,還擔任台北市中正、內湖社區大學月琴唸歌講師,台北市社教館台灣歌謠講師及受邀學校、團體演講及表演。
發揚「唸歌精神」
台灣唸歌重視語言聲韻的音樂特性,就是「唸歌精神」。台語共分為八音,而唸歌是按詞配樂,不是按樂配詞,唱腔隨歌詞的抑揚頓挫改變,而伴奏亦隨著變化。因此,用同一個曲調來唱不同的故事、唱詞,旋律會稍微不同。
現在的流行音樂,為了配合工商社會趨勢,時間就是金錢。在電子媒體播出時,為求時效,歌詞要短,所以只有一段主旋律加上副歌。為了配合第一段歌詞所寫的旋律,配上第二段歌詞時,會出現語言聲調聽起來隨著旋律改變,而造成聽眾聽不懂,或是聽到的意思與原意不同的現象。例如,台語歌「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就有旋律和歌詞無法配合的情形,第一段的歌詞「阮若打開心內的門」配上旋律,聽起來非常的順暢;但是,第二段個歌詞,「阮若打開心內的窗」,按照譜唱「窗」會變成「蟲」或「痛」。
洪瑞珍 老師現在的創作,就是為了保存台灣歌謠的特性,老師創作的「感謝」、「心悶」、「故鄉的田園」都是按照「唸歌精神」譜曲的。例如,「感謝」的第一段「感謝天,感謝地,感謝老母和老父」、第二段歌詞「感謝伊,感謝你,感謝眾人和日子」中,「老母」、「眾人」的旋律就隨著語言的聲調而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