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專業人士
邱國光
吳福河
洪景川
張桂蘭
吳志剛
林宏欽
     
 
受訪對象:邱國光館長

邱國光館長在大學時代加入天文社,開啟天文之路,喜歡天文觀測攝影,畢業後到圓山天文台工作,負責星象節目的製作。

現任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館長。著有《中西對照天文星圖》、《中國28宿對應2000年分點圖考》、《星座盤之改良設計等》…等,並發明太陽轉盤等多樣教具。

採訪時間地點:97年1月24日 台北市天文科學教育館
參與採訪人員:奕齊、雨濤、昭如、宣億
採訪內容:

Q:請問您什麼時候開始接觸天文呢?
A:天文喔,在懂事的時候就知道天上有星星了,應該是在那時就接觸了。在我印象中,差不多跟你們一樣大時,那時候我家是面對西方,每天日落時,那邊都會有一顆很亮的星星,可是久了以後又不見了!不想找它時,它跑出來;想找它時,又找不到!我就覺得奇怪,星星怎麼會這樣?那我就問別人那顆是什麼星,結果沒人知道,只告訴我那是星星。所以那時我就想,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我一定要知道!就從那時起,我想去知道一些關於天文的知識。還有一次在高中,有一位國文老師,當他在上一個古代文學的課時,課本裡面的古文有講到月亮。我們的國文老師滿厲害,他說用月亮可以知道哪裡是東邊和西邊;他還說有什麼時候月亮會出現在西邊的天空,我就覺得奇怪,他怎麼那麼神?後來覺得他的課很有趣,就漸漸的接觸天文了。

   到大學時,我在自家陽台上看到滿天星星,我就問鄰居知不知道天上有哪些星星?結果他們都知道天上有七顆星排成勺子狀,我就問他們那七顆星叫什麼名字?也沒有人知道那七顆星叫什麼名字,只跟我說那個勺子叫北斗七星,所以就這樣慢慢接觸天文了。


Q:您是什麼時候進入天文台工作?
A:真正的天文台是以前的圓山天文台,現在已經拆掉了。進入那邊是在民國六十九年,我去報到,因為我應徵而被錄取了,所以就到天文台工作。至於參觀天文台是在民國六十三年,我那時要考大學,考上後看那個新生報到的單子有一個天文社,太棒了!如果加入天文社,我那兩個謎團不就可以解開了嗎?所以那時我就參加天文社,參加天文社還可以參觀圓山天文台呢!

Q:可不可以介紹一下您們天文社的課程是怎樣的?
A:以前我讀大學是在陽明山山上讀的,上面看星星的環境不錯,所以天文社每次招生每次爆滿,有七、八十個學生。我們還跟學校爭取了一個放望遠鏡的小房間。我之前說過,我一直想要解開那兩個謎團嘛,所以我就自願來當服務幹事。我當這個服務幹事做什麼呢?因為這樣一來我就有鑰匙,我可以很容易的進出這個小房間,也可以很方便的用望遠鏡!那個小房間啊,有很多望遠鏡和關於天文的書,以前要買書很難啊!以前第一本關於天文的書叫「天上的星星」,是全國唯一關於天文的書,我就拿來翻,那本書是在講星座故事,我還留著,都已經用得發黃了!我在大一時,幾乎都在參加天文社來看星星,其中有個非常重要的,民國六十二年,比我大好幾屆的學長在天鵝座的脖子那邊發現了新誕生的星星!所以,我就請他回來我們天文社,我們找那顆新誕生的星星,順便幫我解解迷津。現在,我終於知道:日落時的那顆星是金星,而北斗七星的七顆星分別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而開陽還是一個雙星。

   後來我就去天文台工作。在觀測開陽雙星時,還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哩! 在一個天氣不錯的夜晚,有一對老夫妻來參觀我們天文台,我就教他們看北斗七星,並且跟他們說:「那邊有個開陽雙星喔!」,那個老太太馬上說:「看到了!看到了!」,老先生沒戴眼鏡,一直說:「在哪兒?沒看到啊!」我說:「有啊!就在那裡!」我就問他:「你是不是有近視?借一下你太太的眼鏡看看。」老先生戴眼鏡後說:「哇!看到了!好清楚啊!」老太太打了一下她老公,說道:「唉呀!我就說你的眼睛一定有問題,難怪在家叫你找東西都找不到!」所以開陽這顆星在古代常常被用為士兵的視力檢測器,假如你的視力在1.2標準視力的話,一定看得到。


背後那張星圖是邱館長的得意之作

Q:您認為現在學習天文的大環境,跟以前有什麼不同?
A:現在的環境比以前好得多,因為現在有網路,搜尋資料很方便,上網要什麼都有;不像以前,一本書都看得發黃了還不能丟。還有,以前要拍一張照片非常困難,照的時候底片要自己調數據:要曝光多久、拍照的速度和光圈,都要配合好,才能拍出一張漂亮的照片,又不能馬上看,照完後底片還要拿去沖洗店沖洗。
我第一次去沖還有一個笑話:拍天文的照片都是拍星星嘛,數據我算得很精準了,應該不會有問題,拿去快速沖洗店沖時,店員說:「好!沒問題!四十分鐘交件。不過我十點下班喔!」

   十點後我馬上去看,因為是自己拍的嘛!很期待!我問店員:「照片呢?」店員竟然說:「你這個照片~沒照好耶~」我說:「怎麼可能?我算得很準了啊!」接著店員把底片拿出來說:「你看!黑黑的,沒東西啊!」我說:「怎麼會沒東西?那一點一點的就是啊!」 店員說:「那是什麼?」我說「那是星座啊!這顆是織女星,那顆是牛郎星,這隻是天鵝座,那隻是天蝎座!那,照片呢?」店員指指時鐘,說:「可是我要下班了耶~明天再來吧!」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趕快去拿,那店員說:「這個~可不可以加洗?因為太漂亮了~」我說:「那你昨天還說沒東西!」所以,那時要拍一張照片非常困難;如果你想要照到一些星雲、星團,那更難!儀器太貴,買不起,不像現在,有數位相機可以自動對焦、自動曝光,什麼事都是自動的,人就變得非常輕鬆了。而且現在有天文館,想知道天文的資訊,來天文館就好了。


Q:您剛剛說,您有拍攝過天文的照片。那您拍過最美的照片是什麼呢?
A:我剛開始拍照,拍得最好的照片是全國天文界的人在我家陽台上,朝著仙女座大星系拍的照片,而且是全國第一次。

Q:拍的時候有加望遠鏡嗎?
A:有加,不過是借的。

Q:您在學習天文時,對您幫助最大的是哪位老師呢?
A:當然是我的天文老師----丁有存老師囉!他是我在大二時的天文老師;而我第一次領薪水的工作,就是我的天文老師推薦我去的,我去圓山天文台上班也是他推薦的哩!所以,我當館長的就任典禮時,就特別請他來參加。還有,最值得高興的是我牆上的那幅星圖,那是我花了五年時間畫的。因為那時卡通影片的星座名字都是直接翻譯的,例如Sirius天狼星會被翻譯成喜瑞斯,播出來就變成什麼喜瑞斯星。我就覺得奇怪,天上也沒有什麼喜瑞斯星,我就一直去查,原來是天狼星,所以我就想畫一個可以中西對照的星圖表,讓大家不會搞混。這個星圖表出版後,就再也沒有翻譯錯誤的問題了。

邱館長與我們分享了許多有趣的經驗
Q:請問您有沒有出國去做關於天文的研究?
A:基本來說,我很喜歡科技發展那些的,所以我有去過日本、義大利、英國考察過,大陸的北京天文館我也有去過。

Q:請問令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裡呢?
A:英國。我去英國時,覺得英國人很懶,就是因為很懶所以他們才很會發明東西;因為他們不想動嘛,所以就想辦法弄一個機器來幫他們做。所以,我帶著小朋友去看英國的博物館時,走了好幾個鐘頭還沒走完!當大家已經走累了,想回旅館時,我看到一個小展覽場,說:「我們就這樣回去太可惜了,還有時間,我們要不要進去逛一逛,趕快進去趕快出來。」

   結果花了一個半鐘頭才逛完,裡面的東西太豐富、太有趣了,像是生物類的,狗不是有跳蚤嗎?那個博物館做了一個狗屋和一隻狗的模型,把狗的毛翻開還會有一隻一隻跳蚤模型呢!還有樹,樹裡面不是會有蟲嗎?那個博物館就做了一個假的枯樹根,你如果把他翻開,就會看到很多蟲的模型。還有蟑螂,博物館就做了一個假的房子,蟑螂藏哪裡?要你自己找,假如你打開食物的櫃子,就會看到一隻蟑螂!

Q:我們都知道,您和您的夫人合作設計了許多關於天文的教材,哪一項是您最滿意的呢?
A:我最滿意的應該是太陽盤,但那太陽盤很少人用;最不滿意的星座盤卻最多人用。

Q:您認為台灣現在的天文風氣比二十年前的如何?
A:二十年前參加天文社的人很多,因為沒有很多可以吸引他們的東西;可是現在就不一樣了,有Wii、X-box、PS2……,所以大家漸漸的被這些東西吸引。何況現在在電腦上輸入星星的位置,望遠鏡就可以自動幫你找星星,不像以前,要自己慢慢找,雖然很辛苦,但是找到後卻會有極大的滿足感。這就是二十年前的天文風氣跟台灣現在的天文風氣的比較。
Q:您覺得是什麼動力支持您持續走天文這一行呢?
A:應該是小時候的那些謎團吧,解答了以後會覺得可以獲得一些東西;而長大後,就在天文館服務,看著大家歡樂的表情,就是這些動力吧!

Q:您覺得台灣的天文教育,還有哪些需要努力的地方呢?
A:這不是老生常談嗎?就是缺人嘛!缺錢嘛!可是我覺得還是要有一些熱忱,就是要發揮創造力在這個領域上面。還有,國家政策沒有改的話,很難,就是要有一些有權力的人來主導、推廣這個項目,意思就是,如果國家注重天文的話就會增加經費;如果不注重的話,就不會增加經費。

Q:您想要讓天文館朝哪一個方向努力?
A:天文館到目前為止,我一直想要做的就是學術研究;但是我們沒有人才和設備來做。然後,做天文普及化的,我們也做不到,所以我們只做中間連接的,就是說,有疑問的人可以告訴我們天文館,我們天文館就會想辦法在學術界裡找出答案。而如果學術界裡有新發現,我們就會將那些新發現告訴大眾,並把一些特殊的專有名詞,例如星系,變成大家可以理解的句子。

   天文館也負責統整一些資料,例如月面圖名稱,學術界的講學術界的,小學課本的講小學課本的,我們就會把正確的答案放到天文館的網站上,說月面圖的名稱就是這幾項,以後大家查用就要遵照這個來用。所以,我們天文館是負責做中間的,把資料統整、格式化的,最重要的是,當大家來這裡時,要得到正確的消息和資料,例如:學術界發現一顆小行星要經過地球,大眾知道後會很擔心,會不會撞到地球啊?我們天文館就要將正確的資訊傳給大眾,告訴他們小行星不會撞到地球,就是一種宣導的工作。還有一種工作,叫安定民心,例如:天上出現一種奇怪的天象,大家都會怕嘛,我們天文館就會說不用怕,這不會傷害大家,就是要出來澄清一下。

Q:您對天文有興趣的學生有什麼意見呢?
A:就是數學、物理和英文都要很強,如果都不強的話,那學天文可能就會比較累一點。

Q:一路走來,您最有成就感的是什麼事?
A:嗯~不敢講啦!應該就是當個館長,並留下許多有用的資料給後人參考;如果真正要講的話,那就是我那個星圖和天文教材吧!


感謝邱國光館長撥空接受我們的採訪。


 
     
天文專業人士
邱國光
吳福河
洪景川
張桂蘭
吳志剛
林宏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