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專業人士
邱國光
吳福河
洪景川
張桂蘭
吳志剛
林宏欽
     
 
受訪對象:吳福河老師

吳福河老師是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推廣組組長,組內所辦天文營隊深獲好評,尤以寒暑期營隊,學生參與十分踴躍。

他也是苗栗縣社區大學『神秘的星空世界』講師,常利用閒暇四處演講,推廣天文,幽默風趣口才好,有天文名嘴之稱號。著有《玉山星情》和《金門星空》等書。

採訪時間地點:96年12月23日 台北市天文科學教育館
參與採訪人員:奕齊、郡哲、怡妡、婉芳
採訪內容:

Q:吳老師,請問您從事天文教育有多久了?
A:20年左右


Q:您是什麼時候對天文產生興趣的呢?
A:老師那個年代沒有像你們那麼方便,學什麼都很容易。以前老師對天文很有興趣,因為在報章雜誌上都會看到不明飛行物體,覺得很稀奇,那時台灣在天文方面不是非常蓬勃發展的,大家都不熟悉,所以那時要學天文很難,但是我自己對天文是一直蠻有興趣的。我住在高雄縣燕巢鄉,像老師這種年齡,小時候看星星多容易啊!家裡是三合院,我的阿公有4個兄弟,阿公有很大的田地,大家忙完就各自回家,吃完飯,在院子聊天,阿公常常跟我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夏天剛好可以看到牛郎織女,中間有一條白色的銀河,偶而還會閃過流星,就覺得很稀奇。老人家講完牛郎織女的故事後,我們還是不認識牛郎織女。有一天,阿公問我:你要不要認牛郎織女,其實很好認!我說:真的嗎?每次都是人家指出來那兩顆星,隔天就忘了。阿公說,第一亮是織女,第二亮是牛郎,『牛郎帶子抵兩邊,織女抱子在胸前』 (台語發音)。原來,第二亮星的旁邊有兩顆星和它連成一條線,以前想像就是牛郎星牽著兩個小孩在旁邊;第一亮星旁邊有兩顆星和它排成三角形,就像織女抱著小孩在胸前一樣。阿公這麼一說,我果然就記起來了。

  我們國小老師有時會教一些天文,恆星就是固定不動的星星。我到大學才搞清楚,恆星也是會移動的。不過我沒有怪那位老師,在我們那個年代根本沒有學天文的環境。不像你們老師,有問題可以問他,還可以上網查。因為那樣困苦的環境,所以我就對天上的星星充滿好奇,可是沒有人可以問;因為燕巢沒國中,必須到外面念,接觸外界機會變多,加上社會越來越進步,每當看到什麼不明飛行物體時,我就越來越有興趣。到了大學,念的科系終於跟天文有關係,但還是找不到好的老師,只能到處收集資料,幸好後來我遇到了一位劉老師,漸漸的發現原來天文是怎麼回事。現在,我最喜歡的,還是晚上時約朋友到山上一起喝個茶、散散心、看星星。


Q:您之前念的科系與天文有關嗎?
A:有點關係,我讀的是大氣科學,以前人認為天文和大氣有關。在台灣 70幾年以前,是把大氣和天文混在一起的,這是因為日本人在台灣的時候,就把它們結合在一起;但是隨著對天文的了解越來越多,大家認為要隔離開來,大氣科學是研究地球大氣層以內的事情 ,天文則是研究大氣層以外的事情,所以應該分家。不過,現在中央氣象局還是有留一個天文部門,以前天文館也是從氣象局那裡分過來的,後來台灣就漸漸的把它們分割了。我念書的那個時候,普遍還是認為兩者有重大關係,不過現在沒有那麼明顯的關係了。

吳福河老師與我們分享了許多他觀星的經驗!

  其實大學時,針對天文的學科也不多,科目都是大同小異。那時念大氣科學,要修微積分,還有大氣動力學等等,也修過無線電,剛好現在天文也要用到,後來到了大四 ,有天文老師從國外回來,教宇宙學,從那時才開始正式學。


Q:你覺得這個工作最有趣的是什麼?
A:在天文館工作,什麼都有趣耶。真正有趣的可分三個方面:
第一個:以前行政工作少時,常常在野外,只要天氣好就在野外,跑陽明山、大雪山上看星星。所以到野外單獨看星星,就是很大的樂趣。
第二個:把天文講給大家聽,看到民眾的表情,哇!我們怎麼也可以懂這些東西?看到民眾學到新東西興奮的樣子,是很開心的,那種感覺很舒服。
第三個: 天文館的同事都很年輕,大家都很熱心的把天文推廣出去,帶很多人一起去看星星,其實非常愉快。

  可以說在天文館工作很多事情都很開心。所以,你們以後有機會,歡迎進來天文館工作。


Q:您常常去各地演講,有沒有人問您,為什麼要學天文?
A:不要說演講,其實有時候民眾打電話到天文館,常常也有人問這個問題。並不說你學天文一定要從事這份工作,天文這門科學,可以說是所有科學之母。大家一生出來時就充滿好奇心,天文可以說是科學裡面最先開始的,天文是從四大古文明開始的,為什麼四大古文明要開始學天文?為什麼不是從其他科學開始發展?原來,是為了生活。?

  天文是從兩三千年開始的,從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當時人們把動物帶到外面放牧,慢慢的就把牠們圈養起來,開始耕種,耕種時發現一種問題,為什麼農作物每隔一段時間就死掉了,什麼時候可以吃?他們就找一個週期,找了太陽升起到下山叫做一天;但這太短了,發現有些東西生長的時間比這個還長,又找到月亮,發現月亮有圓缺變化,十五三十天抓出來用;有些作物更長,發現春天會長芽,夏天更茂盛,秋天時就要收成了,冬天都死光了,然後,春夏秋冬會再循環一次,一年一個週期。發覺這些週期後,再逐漸開始觀測天上的星星。?
現在,天文學也很明顯跟生活有重大關係。

  學天文你能解除很多疑惑,如果懂天文,晚上出去外面看星星,是很好的消遣 。現代人真的要懂一些天文,因為太空科技愈來愈發達,宇宙中有很多東西,是我們不了解的。有一天,可能地球不能生存了,我們就要移民到其他星球去,很多知識就會一直湧進來;現在你認為天文和我們是遙不可及,可,總有一天地球資源會用盡,很多科學家現在就一直在找其他可生存的地方。天文真的和生活息息相關,與人類未來有重大關係。


Q:您認為學天文最大的好處是什麼?
A:第一個:可以交朋友。其實很多人對天文很有興趣,但對星星都不了解,舉兩個簡單的例子:有一次老師去太平山看星星,看到大約半夜兩點多,那是冬天很冷,我就睡在車上,突然來了一輛車子,有兩個年輕人,他們的車子就停在旁邊,太平山有個湖叫翠峰湖,老師就在那裡看星星,那兩位年輕人就搭帳篷不睡覺,他們在吵哪顆是牛郎、哪顆是織女,我就起來跟他們講哪顆是牛郎和織女,他們很驚訝:你怎麼知道?我說,我在天文館工作,帶他們看完星星,他們滿意了回去睡覺,我也可以安安靜靜睡覺了。所以學會天文也可以幫助睡眠。有一次夏天帶著學員去墾丁,那時剛好是聯考完,五六十人,大約十點多,有一票人躺在大廣場上面,他們的天文社長站在中間教大家認星星,不過有很多錯誤的地方。老師剛好帶活動回來,發現他教錯了,就跑過去小聲跟他講:「我是天文館的人,我來幫你講,好不好?」教完了,第二天,他居然還來找我來幫他講課,但是我沒有時間,就請他照著我說的方 式來講囉。其實,看星星很容易交朋友。

第二個:可以跟上時代。現在天文的發展真的很快,什麼都可以算出來。像是前陣子有一個新聞,美國太空總署算出,2008年的 1月30號,有個小行星可能會撞上火星,那顆小行星是2007WD5,在2007年11月下旬發現,原本算出來的機率是三百多分之一,但再重新算後,發現是七十五分之一,其實這個機率就很大了。前陣子還發現太陽系外面有顆行星跟地球很像,又發現有顆恆星旁邊有5顆行星圍繞,跟我們太陽系很像,其中第四顆跟地球很類似……,很多資料一直出來,如果你懂天文的話,你就會發現這個消息是非常非常快的。我們要變成一個跟得上時代的人,如果別人一問,我們什麼都不知道,那就很可怕了。

第三個:可以陶冶性情。人除了上學、工作,有時候也要修身養性,天文就可以陶冶你的性情。像德國有一位很有名的數學家-朗伯特,那時的皇帝是菲特力大帝,朗伯特長得很醜,他的眉毛鼻子眼睛全部擠在起,穿著很特別,喜歡裡面穿紅色外面穿綠色,他和人講話都是側面對著人。所以當菲特力大帝要選院士時,朗伯特的朋友把他介紹給大帝,但又怕大帝看到他會嚇一跳,只好跟大帝說這個人很怕見到光,必須在黑暗中面試他。大帝在黑暗的會場中,問朗伯特:「你的數學老師是誰?」他回答:「就是我自己。」大帝想怎麼有這麼自大的人,就笑笑的走出去。朗伯特的朋友很責備他,認為他這麼說國王怎麼會用他呢!朗伯特竟說:「我一定會當選,如果我不當選,他就不是菲特力大帝。」朗伯特是這麼一個聰明有自信的人,他曾在自傳中說:「當我心情不好時,看到滿天星星,很多煩惱都消失了。」很多人都會引用這句話。天文這個東西是很浪漫的,常看星星你的心會比較開闊。


Q:在演講時,您最常遇到別人問您什麼問題?
A:很多人問:「你怎麼能記得那麼多數字?」有什麼訣竅嗎??沒有訣竅,你只要有興趣,不把它當作是工作,把書讀通了,所有東西都串在一起了,你都會想到這個人和那個人都有連帶關係的。老師舉個例子:1571年刻卜勒誕生,這個人一生都很悲慘,這時天空就出現一個指示來警告他,也就是在 1572年來一顆超新星炸掉。但也就在那一年,以後跟他合作很有關係的第谷觀測了它,還寫有一本很有名的書,叫「論新星」,就是這樣連結。1576年第谷被丹麥皇帝攬為他的國師;1577年,歐洲天空中來了一顆重大的彗星,刻卜勒和第谷都看到它,亞里斯多德曾說彗星是大氣層摩擦的現象,第谷看了說不是,他要解除迷惑,讓大家知道彗星是大氣層外面的東西 ……。所以整個這樣下來,你就會知道哪一年發生什麼事,天文學家都有一些重大發現,第谷就是因為這顆大彗星把亞里斯多德打得遍體麟傷,所以你書看多了,自然不用背就知道了。

Q:我們知道您上山下海,馬不停蹄到各地演講,最特別的一次是?
A:每一次都很特別。有一次,在墾丁國家公園,那時有流星雨,很多天文學會一起去,墾丁的草原上全都是人,老師走到草原中央開始講天上的星星,講了一陣子,因為大家看到流星拼命尖叫,那時真的覺得自己很像歌星耶!講完後,回活動中心大概三四點時,突然有一顆火流星掉下來,我還蹲下來,怕會被炸到,第一個就是自己像歌星一樣,第二個是被流星嚇到,印象很深刻。

Q:您認為學天文的初學者應從哪裡入門?
A:以前要請你們來上課真困難,你知道嗎?以前來天文館參加活動是不用錢的,而且連吃飯都免費,還有獎品可以帶回家,還是沒什麼人要來。現在想學天文的人越來越多,想報名還報不上。我在想,現在生活水準提高,大家越來越重視天文。現在學校老師大多對天文有概念,你可以問老師,你也可以去書局買一些簡單的書來讀,天文的網站多用,天文活動多參加,在學校時,你也可以和老師討論,還有不會的,就打電話到天文館來。

Q:怎樣才能學好天文?
A:學天文沒有那麼困難,基本的天文應該兩方面共進。第一個:你不要只會看書,什麼星星都不會認。第二個:你不要只會看星星,連一些簡單的常識都不懂。如果有天象發生時,你一定要把握機會去看它;天上的星座,天氣好、有機會,就認一下;像最近,一顆火星很亮在天上,如果它一點也沒觸動到你的心情,那你學天文就不容易會進步。當然,你的數學、物理和化學一定要多注意、多加強。

Q:您觀測過很多天體,最美的天體是什麼?
A:其實都很美,但我覺得最特別的是南十字星座,每年春天大概五六月的時候,到墾丁貓鼻頭,你會看到有一個星座像十字架,就在海面上。它很神秘、也很美麗,老師第一次看到它時,覺得很神奇,每一年都去看它。

Q:您觀測過最令您難忘的天文奇景有哪些?
A:老師有一陣子在太平山觀測, 1997年有一顆彗星-海爾波普彗星,到現在我還忘不了它。它不好觀測,要半夜起來看,老師曾經四五天都沒好好睡一覺,有一次到了一點還勉強去觀測,就打瞌睡,車子差一點掉到懸崖下面去 。後來我轉到大雪山去,就看到那顆彗星好像中心分裂一樣,很壯觀,到現在忘不了它,對他都念念不忘,因為那彗星很特別。

Q:您最想看到什麼天文奇景?
A:木星和土星重疊。第一個原因是:聖誕節快到了,有人懷疑東方三個博士都看過木土星重疊,跟著這個天象找到耶穌。不過,也有人認為伯利恆之星是哈雷彗星,義大利藝術家喬托就曾經把它畫在教堂上。他在27歲看到哈雷彗星,後來就在教堂裡瑪利亞抱著耶穌的雕像後面畫了哈雷彗星。第二個:因為1523年8月4 號第谷看到這個天象改變了他的一生,我想看看它有多令人震撼,為什麼能改變人的一生。

Q:如果可以登陸別的星球的話,您最想拜訪哪顆星球?
A:如果針對我們已知的8顆星球,我想登陸海王星旁的崔頓衛星,聽說那裡溫度很低,居然有火山爆發,而且爆出來的噴發物是粉紅色的,它有大氣層,可是地面都是懸崖峭壁,有機會要去看一下。

Q:接觸天文以來,最有成就感的是?
A:不能說是成就感,跟大家一起看星星就十分愉快,應該說帶大家去觀星時,只要白天的活動很順利,晚上可以看到滿天星斗,就很開心。例如:去年10月21日跟著志工團和台灣民眾約 100人,去阿里山看獵戶座流星雨。那次預估是一小時20顆,大家就躺在地上看,出乎意料之外,看到的流星雨一個小時居然六十幾顆,大家都很高興。其實只要天氣晴,民眾看了很開心,我就很滿意。

Q:學天文以來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A:第一:對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第二:我可以幫忙很多人。第三:我教導我的小孩天文,他們常常和我去看星星。像最近都可以看到天空中的獵戶座,旁邊就是火星,我有個小朋友在大學唸書, 3個禮拜前回來,跟我講:「爸爸,我跟同學去看星星,我教他們認星星,他們居然很崇拜我呢!」他在空閒時間有個興趣,又能幫助同學,對他的人際關係很有幫助。

Q :您認為天文之所以迷人的原因是什麼?
A:其實天文真的很迷人,晚上那麼多星星,尤其沒有光害的地方,你難道不會覺得它怎麼那麼稀奇嗎?你不會想到其他星球有沒有生命嗎?你用望遠鏡看天空,各種形狀都不一樣,顏色也不相同,你難道不會覺得很怪嗎?這就是天文吸引人的地方。

Q:從事推廣天文,最辛苦的是哪一方面?
A:其實晚上工作那當然辛苦,不過你有興趣的話,就不會覺得辛苦,像為了看星星晚上不睡覺,說它是辛苦嗎?也還好。你如果把推廣當工作當然辛苦,大家一起推廣,辛苦就會減低 。不過,我覺得推廣天文的人心裡會比較緊張,安全最重要,不管是交通安全,或是食宿等等,什麼都要顧慮;還有,帶這麼多人出去,萬一看不到星星,就會有心理壓力。那如果看到星星,心情就會很愉快。

Q:您認為在台灣推廣天文方面,未來要努力的是什麼?
A:第一:政府應該要撥多一點預算,往先進國家邁進。第二:要有更多機構大力推廣基本的科學。我們在辦活動時,發現很多人對天文還是很陌生,有更多相關的教育 機構,進步就會很快。

Q:您對熱愛天文的人有什麼建議與鼓勵?
A:你如果對天文很喜歡,想從事這份工作,應從小培養起,而且要有好奇心,常上天文網站或與天文館保持密切的聯繫,對你在天文上碰到挫折,或是想更進一步去了解時,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Q:影響你最深的天文學家是哪一位?
A:刻卜勒。刻卜勒是對數字最吹毛求疵的人,他想知道自己出生的時間,連幾秒都算,小數點一大堆,這就是一種態度。雖然他一生中都很悲慘,但他很樂觀。甚至在他死前,還是很開朗的去找寫墓誌銘的人,寫了這幾句話:「我曾測天高,今欲量地深。我的靈魂來自上天,凡俗肉體歸於此地。」最後埋在一個小教堂裡。我有時常想,他的人生那麼悲慘,為什麼對後世影響那麼深,所以我常常用刻卜勒來勉勵大家和自己,把不愉快的事情拋在腦後,繼續往前走。


感謝吳福河老師撥空接受我們的採訪。


 
     
天文專業人士
邱國光
吳福河
洪景川
張桂蘭
吳志剛
林宏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