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玩家
陳正鵬
林本初
林啟生
呂其潤
劉志安
蔡元生
陳立群
     
 
受訪對象:臺北市天文協會理事長 陳正鵬

陳正鵬老師是臺北市天文界的知名人物,他曾經擔任臺北市天文協會理事長,熱心推動許多天文活動。

從小就對天文很有興趣,天文台也是他童年的夢想。如今,,他如願在自家設立「圓頂天文台」、「天文圖書館」,每個禮拜六都會開放,那部望遠鏡稱為「童年的夢」,因為從小都愛做「星夢」,終於實現了!

採訪時間地點:97年3月18日 台北市立天文館
參與採訪人員:怡忻、昱勳、昭如
採訪內容:


Q:請問您第一次去圓山天文台是什麼時候?當時的原因是?
A:當時為什麼會知道有天文台,最主要是有一個台北市天文協會,老師以前是這個天文協會的理事長。在民國五十幾年的時候,我到牯嶺街賣舊書的地方,看到一本「天文通訊」。老師小時候對天文很感興趣,那時臺灣的天文書只有兩本:一本是中華書局的「天文學綱要」,這本還可以買得到,一本是啟明書局的「星空的巡禮」,那個已經倒掉了。
老師在逛舊書攤的時候,看到一本厚厚的「天文通訊」,買回來之後,從裡面得知台灣有一個台北市天文同好會,就在圓山天文台裡面,我就抄下裡面的地址,寫信給蔡台長,告訴他我的基本資料,想要參加台北市天文同好會,並拜訪一下台長,不知道可不可以?台長回信說可以。

我想:參加這個天文同好會應該得要有很多天文知識,所以就把那兩本書:「天文學綱要」和「星空的巡禮」幾乎全背了下來,再戰戰兢兢的寫信給台長說自己準備好了。還記得那次是我第一次去天文台,一進去看到牆上掛一個黑板,上面寫:陳正鵬來訪,我覺得很高興。跟台長聊了一會兒,我問台長:我想參加台北市天文同好會,什麼時候開始考試?台長說:不用考試!只要繳錢就好了!


Q:那時要繳多少錢?
A:差不多100~200元,現在則是1000元。繳了會費後就拿到很多跟天文相關的東西,在當時非常珍貴。

Q:我們知道您和圓山天文台的淵源非常深,可不可以請您跟我們說一說圓山天文台的故事?
A:那時候的圓山天文台,只有台長一個人。我記得那邊有一個在花圃,台長有時會在那兒照顧花,有很多人去找台長的時候,會問他說:你們的台長在哪兒?身上沾滿泥巴的台長就會站起來說:我就是台長!那時大華晚報就曾寫說他是『一人台長』,就是沒有政治承認的,後來蔣中正總統就發了一個正式的「任官令」給他,才成為正式的公務人員,那時台長非常的高興,現在都是要考試的,在那時候還沒建立制度。
那時天文台就這麼一位台長,沒有什麼工友,因此這到了禮拜六晚上開放望遠鏡觀測時,真的忙不過來,所以我就找了幾個人約好週六下午兩點集合,晚上到那邊幫忙,就像現在的志工一樣。我們要操作望遠鏡、跟來賓解釋,告訴他們觀測的目標,還有講一些故事。

晚上在圓山要吃飯很不方便,所以那些女生會約好帶所有的食材,來這裡做菜,飯不夠吃的時候,我就負責到下面『偷』台長家的飯。後來他們大概知道了,每個禮拜六晚上,台長的太太就會準備好兩大鍋飯和許多食物,故意放在那邊給我們拿。因為有十幾個人來幫忙,就把很多事情解決了。到了十點鐘,收拾好之後,台長會帶我們到士林夜市吃宵夜,那時我們真的都很開心。

Q:我們知道您跟蔡章獻台長很熟,我們都很想聽聽跟蔡爺爺有關的故事。
A:1971年,剛好是火星大接近,火星大概每次兩年三個月會接近地球,這時我們用望遠鏡看火星是很好的機會。那天天文台有做特別開放,來了非常多人,那層樓差點被擠垮了。那時我和蔡台長不是用照相機拍火星,而是用2B鉛筆畫火星,我們叫作Sketch「描繪」。在凌晨的時候,火星剛好在頭頂,我和蔡台長就要開始畫。有時白天上班實在太累,台長就要我凌晨兩點鐘把他叫醒。當我去叫他的時候,他就跟我講頭很昏、想要睡覺。到了早上起來,台長就會罵我,為什麼沒有叫他起床,無論如何我應該要把他叫醒才對。

第二天凌晨,我去叫他,台長還是起不來,便說:我明天早上絕不會罵你。結果,早上又被罵得很慘。第三天,我學乖了,直接把他的被子掀起,用冷水灑在他身上。人往往在睡覺時會不想起來;可是如果沒有起來畫火星,紀錄就會中斷,也是行不通,所以只好這樣就把他叫起來了。起來後,台長不但沒生氣,還說:以後都要這樣子叫我起來喔!

Q:以前的天文推廣教育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A:現在的志工很多。像現在的天文館有志工團,這些志工團都很有規模。我們那時候有望遠鏡的人很少,以前有一次在天文台看到一個外國人掛著一個雙筒望遠鏡,大家就非常羨慕了。不過自從1986年哈雷彗星來過後,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望遠鏡。

你們也對天文感興趣嗎?2061年7月29日你就可以看到哈雷彗星,那是在民國150年。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像觀測生物你要有顯微鏡一樣。在那時候有望遠鏡的人真的是很少,天文館的陶蕃麟組長以前有一個5公分的望遠鏡,我們就覺得他很了不起;現在,5公分的望遠鏡拿出來可能會被人笑呢!

Q:那你認為這三十年來,台灣學習的天文環境有什麼不同?
A:在我年輕那時候,台灣關於天文的書籍只有兩本,一本是天文學綱要,另外一本就是星空的巡禮,你看看現在的圖書變得很多很多。還有,網路發達,上網可以查到很多關於天文的網站,那些知識多到你看不完。

我們小時候都沒有什麼書,只有報紙及雜誌;現在網路上可說是無國界,你只要打上關鍵字,什麼東西就出來了,真的是太方便了;以前關於天文的問題,只能請教蔡爺爺了。當時天文台的望遠鏡就是很簡單的幾個配備而已,現在的天文館配備就很多很多,你們只要認真的學習就可以變得很厲害,現在的資訊多到不行,跟以前差太多了。

Q:這三四十年來台灣的天文迷人數有何變化?
A:人數多了很多。最早的天文台就是在中山堂,當時同好會從民國34年,到今年的台北市天文協會,人數真的增加了非常多。很多同好只要天氣好,就會開休旅車、帶著望遠鏡上山去觀星,有些人的望遠鏡真的是很大,他們會帶很多精密的儀器上山去,不過他們不是天文學家,而是天文愛好者。在以前的那個時候,你只要有個雙筒望遠鏡你就非常的了不起,現在的儀器真的是非常的先進,很厲害的的!有一位楊正雄先生,已經把天上的梅西爾天體都拍過一次,他是一位電腦工程師,可說是一位狂熱份子。天文的狂熱份子很多,林啟生就是一位,他只要有錢就想買望遠鏡(開玩笑的),喜歡用望遠鏡拍攝星體,拍得也很不錯,他自己玩天文累積了很多知識,現在在鹿林山天文台工作。
十天前,3月8日,我在墾丁,我們協會舉行梅西爾馬拉松比賽。

全世界在每年3、4月都會舉行,就是一個晚上要把所有梅西爾天體看完。今年有十幾個人參加,一開始天氣不好,大家就聊天、唱歌,天氣一轉好,就開始搶攻。去年最好的看到85個,今年90個,都是劉志安先生,他的儀器都是自己做的,真的是很厲害。

Q:請你簡述一下台北市天文協會的現況?
A:我剛卸任理事長,台北市天文協會分為很多組別,現在是第十三屆,現在陶組長接下理事長的職務,我們是三年一屆,做完兩屆就要換。這個組織分工很細,天文協會在羅斯福路三段,有空歡迎來玩。

Q:天文給您帶來什麼樂趣?
A:以前我曾帶了一個六公分的望遠鏡到山上觀星,那個時候手一定要一直操作,他是一個很簡單的望遠鏡,操作的時候,蚊子會叮你的腳,還有田鼠會趁機親你的腳,親完後,他會咬下去,那是很痛的。
山上的蚊子都很大,看星星的時候要去打蚊子,星星你就追不到了,因為那時候沒有赤道儀和馬達。那就只能帶蚊香,而且蚊香要放在四面八方,結果每次回家時,就好像中毒了,頭暈暈的,一回家就只能馬上躺下睡覺。樂趣有很多很多,剛剛那是苦中談。記得小學時我第一次用魚肝油的盒子和老花眼鏡做了一隻望遠鏡,我第一次看到的就是金牛座的M45,七姐妹星團。

手拿望遠鏡時,自己的手會很累,所以我就用一條繩子掛在ㄧ棵大樹上,一手拿望遠鏡,一手拉繩子,那時候覺得自己真是聰明,那是4、5年級的時候。我還到了許多地方看過許多望遠鏡,世界上有些望遠鏡真的是非常壯觀,以後有機會可以去夏威夷朝聖。

Q:為什麼這幾年,你對天文的熱情仍未改變?
A:我ㄧ直就是很喜歡。你們以後有時間可以來我家參觀,我家樓上還有一個正式有圓頂的的天文台,還有一個天文圖書館。老師從以前就對天文很有興趣,這個天文台是我童年的夢,每個禮拜六都會開放,這望遠鏡叫「童年的夢」。以前到圓山天文台時,天氣一變,就不能看了,當時就想以後也要有一個我自己的天文台,那時候是一個夢想,從小我都愛做「星夢」,終於我的夢想實現了!所以那部望遠鏡才叫『童年的夢』。當時成立時,三家電視台都來了很多人,把我們鄰居嚇了一跳,現在仍然是星期六天氣好就開放,雖然很累(有時都收拾好躺到床上了,門鈴又響了。),看到大家驚喜的笑容,我便覺得值得了。歡迎你們有空來玩喔!


感謝陳正鵬老師撥空接受我們的採訪。


 
     
天文玩家
陳正鵬
林本初
林啟生
呂其潤
劉志安
蔡元生
陳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