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玩家
陳正鵬
林本初
林啟生
呂其潤
劉志安
蔡元生
陳立群
     
 
受訪對象:鹿林天文台 林啟生叔叔

林啟生叔叔從國中時期愛上天文,常開著被同好們稱為「難民車」的廂型車上高山觀測星象,由於資歷深厚,天文界人稱「林老大」。

他拍攝過的天文照片曾在十餘種雜誌刊登過400多張,拿過天文攝影比賽無數次大獎。2005年到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工作,於2007年7月發現台灣第一顆彗星——「鹿林」。

採訪時間地點:97年2月13日 學校電腦教室
參與採訪人員:昭如、怡妡、貿捷、雨濤、奕齊、宣億

採訪內容:

今天下午,我們利用SkyPe視訊會議,訪問遠在鹿林天文台的林啟生老師。林叔叔一直和我們捉迷藏,當我們去天文台的時候,他剛好外出;林叔叔抽空來臺北時,我們又已經開學上課。於是,我們改用視訊會議採訪他。

因為我們是第一次嘗試這種方式,訪問前的測試與前置作業就花了不少時間,由於網路穩定度不夠,偶而還會中斷一下。不過,大家都覺得非常新奇有趣,原來利用視訊訪問,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喔!接受訪問的時候說,他們那邊室外氣溫只有2度,真冷,幸好有視訊會議。


Q:我們訪問過林本初先生,他說他是看著您長大的?能不能請您談談和台南市天文協會的淵源?台中市天文學會呢?您也是逢甲大學天文社的開山祖師嗎?
A:在哈雷彗星來的時候,我們台灣只有一個民間社團,就是現在的台北天文協會。因為哈雷彗星要回歸,是我們早就知道了。更早以前,台灣的望遠鏡不太容易買的到,哈雷彗星來之後,一、兩年內,就成立很多的民間社團,例如台南市、嘉義市、高雄市。
   在哈雷彗星來的時候,那時候我剛好在讀大學,老家是在台南縣,就有一些觀星的夥伴,舉辦一些觀星的活動。那時候一些條件都不熟,所以後來我們才成立台南市天文協會,大概的情況就是這樣。人數可能很難查的到,反正就是說成立一個民間社團,因為要按照法律的規定,例如誰是發起人…,像一個學校就是要教學,做些做完後就是要去跑業務,就是一樣的道理。成立社團後,就是去開始運作整個社團,成立社團最種要的就是領導力,我們社團是很隨性,就從事一些天文的教育。台中市天文協會是在1996年的1月底所創立的。我後來是在台中那邊從事工作,台中跟台北都是。然後有些朋友啊!是同好,就是條件成熟了,有需要什麼,大家就一起討論,在十二年前,成立現在的台中市天文協會。台中天文協會前幾年前有觀測到火星大接近,還有科學博物館,另外一個比較大的成果就是從1997年的秋天,我們每年都會在山頂上舉辦一個星空饗宴的活動,現在是辦得還不錯。那個活動裡面的一些運作都還不錯,逢甲大學不是只有我ㄧ個人就成立的,有很多的天文同好,跟我ㄧ起才開創了逢甲大學。

Q:請問您什麼時候對天文產生興趣?哇∼從那時到現在有幾年了? 是什麼原因讓你對天文這麼執著?
A:你現在幾年級?我也差不多國小5、6年級有興趣的。因為那時候條件不一樣,大家普遍貧窮,那時候只是看看星座而已;這個是不能說的,就只有喜歡而已。反正就是星星就是愛好,不是殺人放火的事情;民國65年開始32年左右。這有點難,講這個只是喜歡而已,對我們來說其實是沒問題,大朋友或小朋友都喜歡拍照還有學習天文有機會就教導妳們啊!

Q:我們知道您常開著被稱為難民車的箱型車到高山觀測,請問那輛車現在還在嗎?它陪伴您上山下海幾年呢?
A:還在啊!24歲了,所以那輛車實在是太破爛了;可是我還是很喜歡它。

Q:我們都知道您拍攝過許多天文照片,請問您最得意的是哪一張?或者是哪幾張?
A:1996年3月的百武彗星,其他的就一般的ㄚ,百武彗星還滿壯觀的,如果說天氣好的話可以看到很多彗星,如:仙女座……等,很壯觀的彗星。拍過最得意的照片就是1996年的百武彗星。

Q:請問令您最難忘的天文奇景是什麼?最難忘的觀測地點是哪裡?最有成就感的呢?
A:跟你們老師一樣,2001年的獅子座流星雨。老師也知道清晨兩點多流星多得來不及數。

Q:請問您有沒有拍到流星的畫面?
A:沒有。因為比較不容易拍到,以現在的設備會拍的更好,因為我們現在是用數位相機,數位相機鏡頭的設定在一樣的條件之下,在那個年代拍星星的人因為用底片的關係,比較不能拍到暗的流星。現在的人上山拍星星比較能了解現在單眼數位相機在一樣的條件下去拍流星,可以拍到更暗的流星。所以這樣在同樣的條件下可以拍到更多數量的流星,數量多的話就比較會有那種壯觀的場景,所以很可惜大部分還是用老的相機,還是有些同好拍得不錯,不過因為那個年代不一樣,所以時光背景有差異啦!
   澳洲的面積很大,2004年4月初的時候,我跟香港的朋友去澳洲。它的天文條件跟我們有一點的差異,在那裡可以看到極光,就是說很意外,不用從阿拉斯加看極光,就在觀星時剛好看到極光,你們應該有看過極光的影片吧?極光就是黃綠色的,它會舞來舞去,像一條龍。那當然是看電視或看電影,現場看它的話,震撼性很強,因為它有那種氣勢。應該說有三個比較難忘:第一個是去澳洲看極光,第二個是獅子座流星雨,第三個就是1996年的百武彗星。

Q:請問那次去澳洲緯度是多少?
A:南緯大概30度。

Q:哇~30度就看的到喔?
A:因為我們地球北極點是不一樣的,地球的地質南極點在澳洲的南邊,所以剛好有機會看到。還有2000年的太陽黑子,太陽是比較活耀的,所以那個時候極光比較多。就是看到彗星啊!發現鹿林慧星,超新星,是我們天文研究所的碩士生和博士生,那是他們幫忙觀測然後發現的,這是一個例行性的事情。那發現的感覺如何?就只是高興而已。有沒有高興的跳起來?沒有啦!

Q:我們知道您在去年的7-11發現了「鹿林彗星」,請問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當下心情如何?
A:晚上就利用望遠鏡拍照啊!然後拍完之後的話就開始處理,拍完之後天亮了就睡覺了,照片處理是另外一個合作的香港同好所做的。他處理之後有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把它放到小行星的中間去,因為那個東西離我們太遠了,很不明顯。幾天之後,有人繼續去拍它,發現它有彗星的特徵的天體,後來經過一些方式就命名「鹿林彗星」。我就只是執行拍攝而已。

Q:你的主要工作就是拍攝嗎?
A:對啊!因為我已經拍到天亮了,總是要睡覺啊!

Q:那這樣會不會很累?
A:很累啊!這兩、三年我的白頭髮多了很多。就看看資料而已。我們就傳電子郵件就說發現了一顆彗星,是有高興啦;但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麼高興。

Q:由業餘走入專業觀測是您原先的規劃嗎?可不可以談談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A:不是啦,那是因為有一個特別的機會,剛好有一位同好,他在中央大學的研究所工作,他帶我來接觸天文的,心路歷程喔!要怎麼講就是每一天上班、下班,因為我除了在拍星星之外,也會拍其他照片,就用那種小望遠鏡,用我自己的望遠鏡,都拍出來漂漂亮亮的照片是不一樣的。

Q:我們知道您曾考過尊親天文獎,能否請您分享一下您學習天文的過程?對於喜歡天文的孩子,您會給他們什麼建議或鼓勵?
A:就是要一直保持興趣,功課不要太差,要一直看星星,或者是多看書、照片。真正的天空比較暗。準備尊親天文獎有什麼秘訣?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十幾年前了,我總共考過兩次尊親天文獎,大概1982年考第一次,在1992年的時候就去考了一次,得到一等獎。要保持興趣。

Q:愛上天文,對您的人生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A:沒有很大的影響,反正這個天空是很大的,這個世界很大,天文不是一件不好的,可是書還是要讀好,就是我比較希望他們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天文讓我的心胸更寬闊。

Q:您接下來的目標是什麼? 在這個領域還有沒有什麼夢想?
A:除了在天文台工作之外,就利用空閒的時間和天文同好去山上拍照片,也許可以拿來教學。

Q:您有在哪些地方教學?
A:主要是說把我拍的照片拿來教學,告訴他們透過拍攝,可以看到這樣的天空。我也會教小學老師看星星。不一定是在台中市,有可能在其他地方,我教過很多高中生和大學生。

Q:天文對您而言是什麼?可不可以舉個例子?
A:基本上觀測星星就是一種興趣,非常的好玩,基本上真的是只要開開心心就好了。

Q:可以舉例嗎?一輩子情人。
A:反正這個看星星的興趣就把它當作情人看,它不會變心的啊!一個星期換班一次,每一個星期都要24小時,早上睡覺,大概睡到下午2點,等一下還有彗星可以拍,玉山山頂已經下雪了!兩個禮拜前還沒有,現在外面的溫度是兩度,只有放晴一天,其他都是下雨天,19日可能會去台北,拜訪朋友,如果可以的話,我可以去找你們啊!

感謝林啟生叔叔撥空接受我們的採訪。

 
     
天文玩家
陳正鵬
林本初
林啟生
呂其潤
劉志安
蔡元生
陳立群